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真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真人

分类:【传统文化】

道家、道教称存养本性而得真道的人。“真人”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子?大宗师》:“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后来为道教相沿用,称所谓修真得道者为真人。然而唐代以前的修真得道者一般多称先生或大师,唐以后直至宋、金二代,南北宗兴,“真人”之称始广泛应用。北宗七真,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悉赠真人称号。而后真人之号遂滥,一般道士也有称真人者。

道家名词,指修真得道升天之人。《庄子?天下篇》:“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文子》:“得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淮南子?本经训》:“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太平经》卷四十二,《九天消先王灾法》载: “真人职在理(治)地”,其等级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唐以后,封建帝王扶植道教,以“真人”称某些著名历史人物或当时著名道士。如唐玄宗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宋道士张伯端被称为“紫阳真人”,元世祖封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等。

已经修真得道的人。所谓 “真”,就是人生的真谛; 所谓 “道”,就是 “仙道”。“真人”原来是道家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据庄子的解释,“真人”就是对生命大彻大悟的人,这种人没有知识欲望,没有是非好恶,也没有喜怒哀乐,视生如死,视死如生,与世无求,与人无争,一切顺应自然,物我两忘,达到了“与天同乐” 的境界。在道家看来,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现实人生的种种知识和欲求,只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是对生命的桎梏和戕害,是对人类自然天性的扭曲,如果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生命的 “异化”。只有绝圣弃智,清心寡欲,摈弃俗世的种种约束,才能全真保性,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庄子曾经以美丽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过这种真人境界,如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骑日月”,“倏然而往,倏然而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等等。实际上,道家所说的 “真人”,是一种自然人生的精神境界,只有道行非常高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道教就将 “真人”用来表示某种神仙境界,也用作修真得道之人的称号。后世便将“真人”作为道教人物的最高封号之一,例如庄子为 “南华真人”,列子为 “冲虚真人”,丘处机为“长春真人”等等。

道家、道教称脱离俗尘、“得道”或“成仙”之人。始出《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其级别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唐以后帝王多以“真人”称号授与某些历史人物或著名道士。如唐玄宗(712―756在位)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元世祖(1260―1294在位)封丘处机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