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真美分类:【传统文化】 指文章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具有真实之美。语出东汉《论衡?对作》:“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言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这里说明《论衡》的目的,旨在高扬“真美”的旗帜,扫荡当时虚妄之文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充首次将“真”“美”联系起来了。在此之前孔子曾把“善”和“美”联系起来,但没有接触到“真”的问题。老庄尚自然,但“贵真”之论未用于文学。王充把文学的真实性同美联系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标准,这表明他已认识到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他所说的“真”,指事实之真,叙事状物真实。真美;就是要求把“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实事”之美。《论衡?须颂篇》:“汉有实事,儒者不称;古有虚美,诚心然之。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客观存在的自然的真实是“真”,人工创造的也具有真实性:“天道有真伪,真者固与天相应,伪者人加智巧,亦与真者无以异也。”他以人工创造的真玉珠和天然的真玉珠比无异来说明客观之物与人造之物,皆具有真美的性质。提倡“真美”,反对“虚妄”,是贯穿王充《论衡》一书的基本精神,对后世文艺创作颇有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