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知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知礼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僧人。俗姓金,四明(今浙江鄞县)人。7岁出家,15岁受具足戒,20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学天台教观。淳化二年(991)受请住四明祥符寺,开始讲学。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圆寂。天台宗人尊为第17祖,称“四明尊者”。自知礼时起,天台宗有山家、山外之分,知礼一派自认为是天台一宗之正统,以山家自称。著作有《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6卷,《金光明经文句记》12卷,《观音经玄义记》、《观音经义疏记》各4卷等。

宋代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主要代表。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浙江省宁波)人。7岁出家,15岁受具足戒,专究律学。后从义通学天台教义。3年后,尽得义通圆顿之旨。“常代通师讲,入文消义,益阐所学”(《尊者年谱》)。一生“凡三主法会,唯事讲、忏、四十余年,胁不至席,当时之人,从而化者以千计,受其教而唱道于时者,三十余席”(赵?斗ㄖ谴笫π幸当?珐。宋真宗赐号“法智大师”,天台宗人推为第十七祖,世称“四明尊者”。志磐评说:“备众体而集大成,辟异端而隆正统者,唯法智一师耳。是宜陪位列祖,称为中兴(《佛祖统纪》卷8)。知礼思想主张“别理随缘”说。针对天台宗部分人混淆台教与华严思想的情况,他领导了三次大论战。结果知礼一系取得胜利,自称“山家”。承法弟子有广智尚贤、神照本如、南屏梵臻等30余人。失败者被斥为“山外”。代表有晤恩、洪敏、源清、智圆、仁岳等。知礼说:“既学山家,必异常流,理事合修,自他兼济,如此即是智者子孙矣”(《大正藏》卷46)。这正是知礼法统的特点。他既吸收佛教各宗的一些特点和内容,又吸取儒道思想,重在以观妄心为内容的内在修养,阐述了一系列哲学范畴,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推动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思潮,开启了理学的先河。

北宋天台宗僧人。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浙江宁波)人。7岁丧母,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出家,15岁受具足戒,专研律典。20岁,从宝云寺义通学天台宗教典,尽得圆顿之旨,常代师说法。师卒,出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咸平六年(1003),著《问目二十七条答释》,以释日僧寂照所问之疑。景德元年(1004),撰《十不二门指要钞》,成立“别理真如有随缘义”,区分“别教”(华严宗)“性起”说和“圆教”(天台宗)“性具”说,为其代表说。因对海外回输的天台典籍看法不一,先有晤恩依《金光明玄义》略本著《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以为广本非智所作,而立“真心观”,认为所观之境即圆融三谛之理心;知礼乃著《扶宗释难》予以驳斥,谓广本乃真作,主“妄心观”,认为观心目的在转凡心而实现理心,所观之境应为日常刹那起灭的无明妄心。如此反复论难,是谓山家、山外之争。其来往辩论收入所编《十义书》、《观心二百问》等书。此后,其门下梵臻、尚贤、本如等传师说,自称“山家”,贬晤恩及门下洪敏、源清、智圆、庆昭等为“山外”。大中祥符二年(1009),重建保恩院成,朝廷赐额“延庆寺”。六年二月十五日,建念佛施戒会,自写疏文倡导,自此岁以为常。长年讲经说法,修各种忏法,曾燃三指供佛。后被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又以长住四明延庆寺,世称“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师”。另著有《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金光明经文句记》、《观音别行疏记》等,后来宗晓将其经疏以外著作百余篇编成《四明尊者教行录》行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