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磨喝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磨喝乐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摩罗”、“罗罗”、“魔合罗”。宋代七夕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偶。其名系梵语音译,原为佛教神名,在佛经中属天龙八部神之一的大蟒神,《阿弥陀经》谓其曾犯天条而坠黑绳地狱,经六万年始脱身成胎,又六年出世,成佛后久住世间,是变化身。随着佛教影响的深入,宋人取此神名,以泥塑成孩童形象,用以七夕祭祀,故南方亦视之为“巧儿”。当时制作、出售磨喝乐之风极盛,所塑端正细腻,大小不一,戴短?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在街市上出售时皆围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红纱碧笼,有些还饰以金珠牙翠,价格昂贵,有一对值钱数千者,进奉内廷者更以金银打造。时人还例于七夕时举行博磨喝乐的活动,而儿童则多买新荷叶执之,模仿磨喝乐的形象。供奉磨喝乐的风气至元明仍颇盛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