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击乐器。以石、玉或金属为材料制成,形似曲尺。悬挂于架上,以物击之而鸣。《旧唐书?音乐志》:“《书》云:‘泗滨浮磬’,言泗滨石可为磬;……登歌磬,以玉为之。”宋代王黻等《博古图二十六?磬总说》:“今兹之磬,非玉非石,乃铸金而为之。”商代已有单一的特磬,周代常有十几个大小相次成组的编磬。

磬是中国和越南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似乎是从木琴发展而来的。它们的外型常常是三角形。由于“磬”与“庆”同音,因此常用来象征好运气。

中国古代击奏乐器。属“八音”中的“石”类乐器。常与钟合乐演奏,有着独特的表现力。

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尚书?益稷》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其中“击石拊石”即指磬的演奏。出土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的一件距今约4000年的大石磬,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磬。磬的产生被认为与石制劳动工具犁铧有关。商代时,磬的制作已相当精美。除用石头制作外,也有用玉石和青铜制作的磬。1950年在河南安阳市武官村大墓出土的虎纹大石磬,用一块青白色大理石制成,周身饰以精美的虎形纹,其音色清扬透亮。单个的磬称作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称作编磬。近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初年编磬,共32枚,原分为上下两层,依次悬挂于铜架之上。磬上所刻乐律铭文及音名,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珍贵资料。

磬最早用于乐舞活动,后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祭祀礼仪等活动中的乐队演奏。唐宋后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今另有一种呈仰钵形的铜制坐磬,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

中国古代击乐器。古有八音,磬为其一,属于石类。其形制及大小,各朝代皆不同。大者称特磬,又称为“?”,小者称编磬,配套使用。通常用泗水之滨的石材打制,又有用玉石打制的玉磬。二者用途不同,祭祀天地之神所奏雅乐,乃用石磬;祭祀祖先宗庙及举行宫廷礼仪时,则用玉磬。多在歌舞起调及乐曲终结时,与钟、鼓同奏。据《开天传信记》载,杨贵妃最善击磬,于是唐玄宗特命采蓝田绿玉制成玉磬,以供她演奏。就连挂磬的?架,也都饰以珠翠珍怪,十分奢侈。此外,有的朝代后宫奏乐不设钟、鼓,则以大磬代之,以掌乐曲节拍。

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尚书》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即是指敲石做乐,为跳舞伴奏。后来用经过加工的石制成了最原始的打击乐器――石磬。也有用玉雕制成的,称为“玉磬”。磬在商代已开始流行,多是单一的特磬,周代出现了由十几个磬组成的编磬。将所有的磬按音律排列依次悬挂于木架之上,用木槌敲奏而发音。音色清脆、宏亮。磬在历代都是宫廷大典、燕乐等活动中所演奏的重要器乐。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所演出的《编钟乐舞》中,就使用了石制32枚编磬,使古老的乐器重放光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