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无意识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社会无意识理论

分类:【文化精萃】

这是弗洛姆在《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2)一书中阐述的一种理论,是在改造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意指在一个特定社会有效运转的时候,其中有些领域被压抑着,是不允许它的成员意识到的,这些领域就处于“社会的无意识”层次,它是连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纽带。弗洛姆指出,在弗洛伊德的发现中,最重要的就是无意识,他所说的“个人无意识”是指由个人生活状况所特有的处境造成的对个人的压抑,虽然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谈到过“社会的无意识”,但他研究的重点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弗洛姆认为,只有超越了个人领域,达到对社会无意识的分析,才可能获得对一切被压抑事实的全面认识。他还认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都相信,人的意识是由位于背后的、他所不知道的力量决定的。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把这些力量归结为生理学上的力比多,或生物学上的死本能和生本能;而后者则把它们归结为人的存在,即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马克思已经一般地说明了社会力量决定人的意识,但是没有说明社会力量如何具体地、独特地决定人的意识。弗洛姆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过滤器”这一概念:任何经验只有在一个概念体系本身中才可以被感知,被理解,形成条理,上升为意识。而这一体系本身则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它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限制的过滤器,有些经验由于不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因而就不能成为意识,继续作为社会无意识存在。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社会过滤器,正是这些社会禁忌宣布某些思想和感觉是不合适的、被禁止的、危险的,并且阻止这些思想和感觉达到意识这个层次。“人们把社会所承认的那些陈腐的思想视为真正的、现实的、健全的思想,那些不符合这种陈词滥调的思想却被当做是无意识被拒斥在意识之外”。弗洛姆强调,正是这些社会过滤器,促使形成了社会无意识。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表明他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批判,同时也是从一个较新的角度研究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社会经济现象与心理现象的相互作用,对后世的心理分析理论即社会理论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