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公一号大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秦公一号大墓

分类:【传统文化】

已发掘的先秦墓中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南郊三?原上的秦公陵区。该墓平面呈中字型,坐西向东。墓室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至38.8米,深24米。墓道呈斜坡状,东道长156.1米,西道长84.5米。大墓全长300米,总面积5 534平方米。大墓有3层台级环绕墓壁,宽2至6米。墓室底部挖曲尺形土圹,主副椁室筑于其中。主椁室东西长14.4米,南北宽5.6米,高5.6米,用截面21×21厘米的枋木垒砌而成。主椁四壁及底部均为双层枋木,椁盖则设3层枋木。主椁分前后室。棺具因盗扰已朽,情况不明。构成主椁东、西壁及椁底、椁盖的所有南北向枋木,两端均伸出长21厘米,宽8米,高9厘米的“榫头”,在主椁的南北两侧凑成长方形框式规范。副椁长6.3米,宽4.9米,高2.6米,亦用截面21×21厘米的枋木叠筑,单层,两端无榫头。主副椁室有小门相通。在墓室上层填土中发现人牲20具、动物骨骼2具。在曲尺形土圹四周清理出箱殉者72具,匣殉者94具。箱殉者葬具长2.35米,宽1.5米,高1.4米,以截面21×21厘米、长1.5或2.35米的枋木垒成,内置长1.6米,宽0.66米,高0.66米的框架,框架内置蜷屈特甚的殉葬者尸骨。匣殉者分布在箱殉者外靠近墓室的四壁处,其葬具为长约2米,宽0.7米,高1米,壁厚仅4厘米的薄材,葬式亦蜷屈特甚。墓内出土的300号磬上,有“天子?喜,龚桓是嗣”篆文。墓内器物亦具备春秋晚期特征,推断墓主应为秦景公(前576―前537)。这是春秋秦第一座有明确墓主的陵墓。该墓对建立考古标型学,了解秦国贵族生活,研究陵区昭穆关系均有重要意义。该墓木椁是迄今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主墓使用黄肠题凑,对研究黄肠题凑的渊源及中国丧葬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众多人殉说明春秋晚期秦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奴隶社会。3 000多件珍贵文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反映了秦国的风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