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窥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窥基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僧人。玄奘高足弟子。俗姓尉迟,字洪道,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将门,少习儒经。9岁丧母常感孤独,早年即有出家志向。直到贞观二十二年(648),17岁时才正式受度为玄奘弟子。此后,随玄奘参加译场,随从受业。玄奘圆寂后,窥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专事撰述,弘扬唯识宗教义。著作共43种,现存31种。其著述内容常表现运用因明以立说的倾向。后成为慈恩一宗,世称慈恩大师。8世纪窥基著述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法相宗。 唐代僧人。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尉迟,字洪道。因其著作常题名基或大乘基,后人称为窥基,常住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17岁奉旨从玄奘出家,先住弘福寺,后随玄奘居大慈恩寺。25岁参与玄奘译场。后专事撰述。玄奘在译经期间,曾每“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在印度所学之微言大义,窥基随侍受业,多闻第一。窥基的著作,共有43种,现存31种。主要有《瑜珈师地论略纂》,16卷;《成唯识论述记》,20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4卷等。被称为“百部疏主”。其著述,善于提纲挈领,建立体系,具有“示纪纲之旨,陈幽隐之宗”的特征。他精通因明,“大善三支,纵横立破”。玄奘逝世后,学人多以窥基讲习为准据。《宋高僧传》评论道:“奘师为《瑜珈》、《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他的弟子有慧沼,再传弟子有智周。智周弟子新罗智风、日本玄?等,于公元8世纪初将窥基著述传到日本,遂产生了日本法相唯识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