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章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章句分类:【传统文化】 ①汉代注家以分章析句来解说经义的著作体式。据《汉书?艺文志》载,《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也有用于一般古书,如东汉王逸《楚辞章句》。②章节和句读。《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又:“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 ①古书注解的类型之一。“章”泛指书的段落篇章,“句”泛指书中的字词语句。“章句”合用,在训诂上指注解古书时,既解释字句语句,又讲述段落篇章的旨义,以后者为重点。其方法是先注解字词语句,然后在每章之末设一“章旨”之目,以概括每章的要义。这种类型始用于西汉欧阳生所作的(《欧阳章句》。其后宣帝时的施雠、孟喜、梁丘贺又各作《周易章句》二卷,自此形成“章句之学”并大盛起来。不过其方法并非只在以“章句”为名的注解中使用,其他名称的一些注解书如《毛诗故训传》等也在使用。它们虽不以“章句”为名,注解中除字词语句的训释以外,同样有段篇章节大意的说解。所不同的是,章句家大多喜作无穷无尽的发挥,最终成为一种恶劣文风。最典型的是东汉时期的今文经家,往往借注解古书来宣扬阴阳五行学说和谶纬思想,常常竟能“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更有一个能讲《尧典》的秦近君,仅篇目两字就注解了十余万字(《汉书?艺文志》唐颜师古注引桓谭《新论》)。其结果是使得当时的人们从孩童时开始专攻一部儒经,直到年老以后才能做所谓的讲解,最终蒙蔽了自己还无所认识,安之若素。这就反使章句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后来有人说“羞学章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就是对于这种文风的一种强烈逆反。也因为这样,两汉经学家所作章句著作后来基本上都亡佚了,只保留下来一些注解和讲义简括明畅的著作,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仅有几种。汉亡以后,章句这种注解方式遂被淘汰。②文章学术语。指文章著作的章节和句子。见东汉王充《论衡?正说》。③修辞学术语。亦指文章著作的章节和句子。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 章节与句子。《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又:“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汉代注家以分章析句来解说古书意义的一种著作体,如王逸有《楚辞章句》;《汉书?艺文志》所载《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