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章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章草

分类:【传统文化】

草书的一种。又称“隶草”、“急就”。是隶书的草写,即在隶书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唐代张怀?《书断?章草》云“章草即隶书之捷”,为赴急之书。它的笔画仍保留隶书的波磔,字字独立,不相连缀。其名称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或说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故名。或说汉章帝所好,故名。或说损隶的规矩,存字的梗概,结构彰明,故名。

由草隶发展而成的一种字体,是规范化了的草隶。其特点是草书分波磔,且字与字之间各不相连。流行于东汉。魏晋时期“章草”一名本义,解释不一:(一)这种字体因构造彰明而得名。(二)因适用于写奏章故名。(三)因汉章帝爱好故名。(四)以为史游用以写其所著《急就章》而得名。写此体的大家有杜度、崔瑗、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

是一种伴随汉隶盛行而产生的、并带有隶书笔意的早期草书。它是今草的前身,始于汉代。正规的隶书不便于快速书写,人们就不得不书写草率些,从而形成一种点画比较简略,书写便捷而略带隶书笔意的新字体。但它又不同于“今草”,字字独立而不相连,保留隶书的笔法。关于章草的本义,解释不一,有如下几说:①因汉章帝所创制,故名(《书苑菁华》)。②因汉章帝爱好而得名(《书断》)。③汉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杜度善草书),因章奏所用而得名(《书断》)。④因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有此书体,故名(《书断》)。近代也有学者认为“章草”乃由结构彰明而得名。代表作是《居延汉简》、《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章草部分。

与“今草”相对称,也称“隶草”、“急就”。通指草书而带有隶书笔法、点划不相连接者。唐张怀?云:“章草即隶书之捷,”也就是说由隶书快写而成。其特点:①宋黄伯思云:“凡草书分波磔者(采用八字分散法、即隶书起伏进退笔法)名章草;”②清段玉裁云:“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日今草;”章草的得名,解释不一:①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有此体,故名;②汉章帝诏使杜度用草书写章奏,因而得名;③因此体为汉章帝所好或所创而名;④因此体减损隶体,存字梗概,结构彰明,故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