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爆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竹爆节分类:【文化精萃】 或译火龙节、狂人节、盘龙节,老挝民间节日。因在六月举行(万象在6月15日,其他地区在此前数日),又称六月节。竹爆,老挝语叫“邦费”,意为火筒,实为一种原始土火箭。箭身是一根长竹竿,丈余至数丈,碗口粗,头部另扎几节装火药的竹筒,安上导火索,作为动力。节前,人们制作“邦费”,并用剪成民族风格图案的彩布或彩纸装扮,为之起一个吉祥美好的名字。同时搭造寮棚,用以接待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亲友和僧侣。节日前夜,举行各村的击鼓比赛和狂欢活动,经常通宵达旦。节日上午,人们把“邦费”安放在高大的木架上,集中于一处,穿起艳丽的节日盛装,或化装成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物,锣鼓队、舞蹈队也作好准备。大约下午三时,开始游行,一些人用高大木架抬着“邦费”前行,其他人载歌载舞随后,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先绕佛寺布施亭和讲经殿巡行,然后出寺游行街巷,最后把“邦费”送到燃放场田间或河边沙滩上,举行一定宗教仪式后,在僧侣的诵经声中和人群的歌舞欢呼声中点燃。“邦费”带着呼啸声冲天而上,直插云霄。按传统风俗,如“邦费”升放得好,主人和亲友就十分高兴,立即抬着制作工匠送入水中,否则,把工匠扔进泥泞。竹爆节原为崇拜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春耕行将开始之际举行,酷似开耕典礼。节日期间,还有新僧制度,斋僧、礼佛等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