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马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竹马戏分类:【中国民俗】 以竹马为道具表演的小戏,故名。竹马戏流行于漳浦、华安,以及漳州等地。这种戏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主要在冬末农闲时演出,含有祈年祭庆之意,所以亦称“乞冬”。明清时期,竹马戏受梨园、四平戏等影响,发展很快,逢年过节城乡处处都有竹马戏演出。民国时期,竹马戏在闽南各地一度曾十分流行,仅漳浦一县就有竹马戏戏班18个。竹马戏表演形式奇特,开演正戏之前,要先表演一个“跑竹马”。即由四个年轻俊俏的姑娘,分扮春、夏、秋、冬角色,腰上扎骑一匹竹纸编做的马,以青翠的竹枝为马鞭,按序上场边舞边唱《四季曲》,因此民间亦称“跑四美”。一曲唱完下场,才开始正戏演出。竹马戏早先有舞有唱,颇具地方风韵。后受梨园、四平等剧种的影响,吸收南曲作为主要声腔,于是从梨园戏、四平戏移植过来的剧目,大多用泉州腔演唱。20世纪30年代以后,竹马戏逐渐走向衰弱。1949年以后竹马戏获得新生,漳浦等地今仍有竹马戏班演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