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笠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笠子分类:【传统文化】 用竹篾等编成的圆阔如钹形的帽子。可防日遮雨。又称斗笠。农民、渔夫、樵子戴笠子帽,汉代以来即成习惯。此帽用青竹篾编成,夹以笋壳或棕等。宋代又有毡笠,以毡制成。明代初年农民戴的蒲斗笠,一名云笠,用细藤为之,方广2尺,用黑绢蒙之,缀檐以遮风日。明代法令规定:农民戴笠入城市不受限制,但非参加农业生产的,却不许可随意戴它。元、明时手工工人露天生产时戴的笠子帽,一般是元式方顶笠帽,有4边4楞,也称瓦楞帽。元代蒙古族中层官吏所戴笠帽,以细篾作胎,外罩马尾漆纱罗,平民不能使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