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管商学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管商学派

分类:【地域文化】

战国时期法家的一个学派,是齐法家与秦法家的合称。它以管仲与商鞅为旗帜,以《管子》与《商君书》为代表作品,其思想观点影响于整个战国时期。《管》与《商》,既有大同,亦有小异。其大同者,即为“管商学派”的基本观点。经济上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明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搏也。”(《商君书?农战》)在农业中,又特别注重粮食生产,“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管子?治国》)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家财政之源,也是用兵打仗的物资来源。政治上则主张法治,“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商君书?定分》)《管》与《商》虽同主法治,然又很有差别。商鞅绝对地排斥礼义、德教,认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商君书?去强》)而《管子》则兼重法教,把法势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在暖衣足食的基础上还要讲究礼仪道德,甚至提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史记?管仲传》)《管》、《商》之书,战国时期曾广为流传,《韩非子?五蠹》言:“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然由于不能认真实行,亦无济于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