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篪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管乐器。专用于雅乐。以竹制成。《尔雅?释乐》:“大篪谓之沂。”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广雅》云:‘八孔’。”邢?疏:“郑司农注《周礼》云:‘篪,七空。盖不数其上出者,故七也。’”《隋书?音乐志》:“竹之属三:……二曰篪,长尺四寸,八孔。”《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仲氏吹篪。” 中国古代横吹竹管乐器。宋陈?《乐书》说,“篪之为器,有底之笛也”,篪虽为笛属乐器,但与横笛不尽相同:吹孔与按孔不在一个平面,至晚在晋代,它的吹孔已改用一个高出管身1寸3分的“翘”来吹奏;此外,其吹管的两端皆封闭。据文献记载,宋、明时的篪,使用半孔指法,可吹全十二律。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古代文献常将它与埙并提,如《诗经?小雅?何人斯》中的“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一方面说明古代篪常与埙一起演奏,另一方面反映出古人以篪埙声音之谐和来比附人伦关系之谐和的观念。隋唐以前,篪在民间与宫廷是一件重要的乐器,宋以后由于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篪在演奏时,演奏者双手掌心向里,篪身放在大姆指、食指之间。其音色沉郁浑厚,因此善于表现悲伤、思恋的情调。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两支篪,为今天所能见到的篪的最早实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