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红塔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建筑。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原浮梁县旧城内。原属西塔寺,因塔外观略呈红色,故名。塔六角七层,砖砌楼阁式,高约50米。自二层以上,各层均有平座栏杆。每面以门柱分为三间,正中辟拱门。门两侧为素面墙壁。据《浮梁县志》载:“西塔寺在西隅,唐大和六年僧度创。塔高十三丈,宋建隆二年县民黎文表倡造。明万历三年塔重修。”塔现外表残损较严重,但从塔的形制、结构分析,仍为宋代原物。该塔是目前所知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宋塔。 在景德镇市原浮梁县旧城内西面的一个小土堆上。六角七层,每面有二朵铺作,角上有转角铺出。除第二层同第一层的门窗较高无平座外,余各层均有平座。每层平座设三门,各据一面。余三面无门。因墙厚度大,故塔内形成一条长巷。巷的仰顶,以菱角牙子叠涩构成。有平斜步道。据《浮梁县志》载:“酉塔寺在西隅,唐太和六年僧度创,塔高十三丈。宋建隆三年县民黎文表倡造,明万历三年,塔重修。”因外墙为红色,故名红塔。 位于原浮梁县旧城内西面的一土丘上。原西塔寺内楼阁式砖塔。因其砖表略呈红色,俗名红塔。塔身为6面10层,高约50米。自第2层起,每层均有平座栏杆。每层平座三面有门,以门柱分为三间,正中辟拱门,两边是素色墙壁。据《浮梁县志》载:“西塔寺在西隅,唐太和六年(832)僧度创。塔高十三丈,宋建隆二年(961)县民黎文表倡造,明万历三年(1575),塔重修。”是江西境内年代最为久远的大型古塔,历经千余年,仍巍然屹立,成为历史名城景德镇古老的文化标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