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纳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纳徵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汉族婚礼“六礼”程序之四。又称“纳礼”、“纳币”、“纳成”、“文定”,后世俗称“纳财”、“送盘”、“大聘”、“过大礼”、“下财礼”等。是纳吉之后,男家给女家送聘礼的仪式。经此礼,标志婚姻完全成立。《仪礼?士昏礼》:“纳徵:玄楞、束帛、俪皮。”郑玄注:“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在古代,只有经此礼,男女双方才能作为亲家往来,如《礼记?曲礼》:“非受币不交不亲”、“无币不相见”。纳徵礼品,周代礼制:庶人锱帛五两;士大夫玄楞、束帛、俪皮;诸侯加大璋;天子加谷圭。后代王室官贵,更以聘礼显示地位。如汉代聘皇后铜2万斤,为钱2万万。唐代高宗下诏,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绢300匹,四品、五品200匹,六品、七品100匹,八品以下不得过50匹。历来民间亦以多备金银器送聘。纳徵其实是变相的买卖婚习俗。参见“六礼”、“彩礼”、“送小盘”等条。

中国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又称“纳币”、“纳成”、“纳礼”、“文定”,后世俗称“纳财”、“送盘”、“大聘”、“过大礼”、“下财礼”。这是纳吉之后男家给女家送聘礼的仪式。经过此礼,标志婚姻完全成立。《仪礼?士昏礼》: “纳徵,玄楞、束帛、俪皮。”也就是红黑色与浅红色的帛五匹,俪皮即成双的鹿皮。郑玄注: “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 在古代,只有在此礼后男女双方才能作为亲家往来,故《礼记?曲礼》 中说: “非受币不交不亲”,“无币不相见。” 纳徵礼品,周代,庶人依礼而行,则锱帛五两,士大夫玄楞束帛俪皮,诸侯加大璋,天子加谷圭,既有束帛可执故不用雁。后世宫廷勋贵更以纳徵显示地位,如汉惠帝聘鲁元公主之女用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魏王取妃,公主嫁用绢百九十匹。北齐,纳徵用玄楞束帛,大璋、兽皮、称沮、绢、羔羊、犊、酒、黍、稷、稻、米、麦等物,自皇子诸王以迄六品以下,各依其秩而增减。唐宋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聘礼遂被金钱财物所取代,如唐代,高宗下诏,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