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结婚日期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结婚日期禁忌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婚姻禁忌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诸多汉族地区忌于无春年、双春年结婚。无春年指农历一年之中无立春之日,民间称之为“寡妇年”,不吉。双春年则为农历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之日。山东民间俗语云:“一年两个春,死了丈夫断了根”。婚期择双日、忌单日是全国流行的习俗,尤以公历、农历中的年、月、日、星期均为双数为大吉之日。一些汉族地区又有结婚“避七夕”的习俗。陕西省《蒲城县志》记:“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因私与人间牛郎婚配而惨遭不幸、生离死别。俗信“避七夕”便可回避天帝的发觉,新人便可免遭分离厄运。婚礼还须避开新娘月经期,民间有“骑马(即带月经带)拜堂,家改人亡”的俗语,。结婚须避“恶月”。民间视五月、七月、九月(台湾地区还加上六月)为“恶月”,信婚于恶月,日后不圆满、不和睦、不长久。民间还有结婚日忌下雨,打雷、刮风、日蚀、月蚀等。台湾民间忌婚之日下雨,认为日后丈夫易成酒徒;哈尼族婚日忌日蚀、月蚀,认为婚后会生六指儿、双眙或豁嘴婴;水族婚日忌雷,认为不吉。苗族新娘出嫁,去夫家途中若闻雷声,认为是最大的凶兆,是天意不允,故新娘立即返回娘家,婚约自然解除,互不相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