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绣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绣囊分类:【传统文化】 壮族青年男子随身携带的手绣包袋。其制法:用布制成多层的长方形挂包,外层用浆糊将多层土布粘贴在一起,于其上刺绣,或沿边镶上铜、银、石质珠子。一般长约20厘米,宽约12厘米。外层坚挺硬厚,绣作精美细致,装饰熠熠发光,别具民族风格。种类有刺有鸳鸯图案的鸳鸯囊,古人用于装毒箭,近人用于装弹药的箭囊。姑娘也以此怍为礼物送给情人表达恋情。 亦称箭囊、箭服。壮族传统工艺品。流行于各地壮族民间。制作方法复杂,先用土织厚布多层粘糊成长约20厘米、宽约12厘米的长形挂包,并在表面一层用细白布粘紧,然后在上面刺绣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富者还在沿边镶着铜、银、玉石珠子,使之闪闪发光,灿烂多姿。传统品种有鸳鸯囊、龙凤囊、双狮抢宝囊等等, 皆因所刺花纹图案而得名。过去,壮族青年几乎每人必备,内装矢箭、匕首、弹药、火柴等物。是女青年特制赠送给意中人的珍贵礼品。历史久远,唐代诗人李贺曾有黄峒军“高作猿啼摇箭服”之句,“箭服”即此物。清初,陆祚蕃《粤西偶记》亦载云:“(僮人)男女皆倚歌自择配。…女赠男以绣囊、锦带诸物,皆女所自制者。”因手工太复杂,今已不多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