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羊头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羊头会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农业生产风俗。流行于陕西各地。是一处保护公共财产的群众性自发组织。其职责范围比“青苗会”还广泛,如提出的公约条文有:“管树不取枝;饮水不洗衣;田地不放牧;城道不放物;青苗不践踏;熟果不偷摘”等等。具体做法各地有所不同。陕北关中有杀羊集会,并将羊头悬挂树上,当众宣读公约,晓喻家家户户互要监督,违者受罚,见有违禁而不报者,也要受罚。村中一般都没有以家族长者为首的私刑惩罚组织。陕南有的乡村则是由入会者出钱,请一两人(称为“羊头”)看守庄稼,如谷物果实被盗而抓不到人,则由羊头赔偿。若抓到小偷,由大家商议罚款,或命小偷背赃物游村示众。 汉族农业生产习俗。曾流行于陕西及其他一些地区。系群众性组织,其任务是保护公共财产。它的职责范围较青苗会更亡,如提出的公约条文有 “官树不取枝;饮水不洗衣;田地不放牧;城道不放物; 青苗不践踏; 熟果不偷摘” 等等。具体做法,各地亦有所不同: 陕北、关中有些地方是杀羊集会,并将羊头悬挂在树上,宣读公约,晓喻人人互相监视,违者受罚,见人违禁而不报者亦受罚; 陕南有些地区则是入会者出钱请一二人(称为 “羊头” ) 看守庄稼,如谷物树果被盗,由被请的“羊头”赔偿。如果抓到小偷,大家商议罚款,或命小偷背赃物游村示众。 是保护庄稼不受糟践之会,多以村为单位组织。夏秋两季,群众杀数只羊,将羊肉吃掉,把羊头悬挂于村头,并高挂禁牌,宣布羊头会成立。让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得损害庄稼,若有损害,则既赔偿羊肉钱,又处以罚款,同时派人纠察此事。此会,陕西乡间常有,有的地方称之为 “吃割事会”。合作化时期,少数村庄仍有活动,以后慢慢消亡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