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耀州瓷窑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耀州瓷窑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耀州瓷窑遗址分布于铜川市西南的黄堡镇、陈炉镇、上店村、立地坡等地,以黄堡镇最为集中。黄堡镇在宋代隶属耀州,所以战国文献记载中,把这里的瓷窑统称为“耀州瓷”,所烧瓷器叫“耀瓷”。宋代耀瓷不仅在陕西,而且在全国均居重要地位。 黄堡镇瓷窑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4公里,与文献记载的规模大体吻合。据《同官县志》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治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 耀州瓷窑在唐代已能大量烧造碗、盘、盆、罐、盒、钵等日常生活用具。所烧瓷器以黑、白色釉为主,其次为黄、绿色,淡青色釉较少,胎釉厚而不透明。耀瓷在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不但数量众多,质地优良,并且有了釉彩和绘画等装饰瓷器。所烧器物有碗、盘、碟、罐及茶托、盒、炉、尊、灯等。花纹题材丰富,图案精美,以缠枝、折枝花卉居多,还有各种花草、虫鱼、鸟兽、水波、婴孩等各式图案。产品以青色釉为主,有少量酱或黑釉,釉面光滑滋润,胎色灰白而薄。器物内外壁上均刻有花纹。这时的精品瓷器专供皇帝御用,赢得“宋器”的美称。金、元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耀瓷虽继续烧造,但规模已远不如前。这一时期的青瓷,釉呈姜黄色,并有黑色、月白青色、白釉黑彩等釉色。器物底有沙圈,系迭烧而成。出土的器物胎釉粗厚,造型、纹饰简单,可以明显看出元代耀瓷生产已呈衰落的趋势。从窑址炉膛内残存的煤块、煤渣可知,北宋时期就开始用煤作烧制瓷器的燃料,金、元时期,煤的使用更为盛行。 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获得大量的实物资料,其中有唐宋时期不同类型、纹饰的瓷器以及范、托、匣钵等窑具,还发掘出了瓷窑、作坊、堆料场、晾坯场等遗迹,揭示了耀瓷生产的规模、工艺烧制过程、器物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等,为研究唐宋以来这一地区,乃至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今天在铜川市建有耀州瓷窑博物馆,给人们展示出一个五光十色、富丽堂皇的瓷器世界,漫步其中,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