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鼠分类:【传统文化】 鼠是中国人生肖中的第一种动物。有个故事讲,本来牛是要排在生肖之首的,但大家没注意到老鼠偷偷地骑在牛背上。因此当动物们排好队开始点数时,老鼠跳了下来,得到了第一名。 鼠与钱有关,人们听到老鼠夜里围着食物乱抓时的声音,据说就是在“数钱”。“钱鼠”是对守财奴带有蔑视的称呼。 老鼠在一年中有一天会变得很安静,因为它们在这一天举行婚礼!在中国各地,这一天的具体时间不同。有的是十二月初三,有的是十二月初七,有的是正月十九。中国南方有个传说中说,稻种是老鼠带给人类的。老鼠能够成精,通常是男妖精;狐狸则与老鼠相反,它们常常变成女妖精。 当老鼠在哪家出现时,猫也很快跟来了,它们都知道:这一家很快就要变穷了。 在很早的文献中,就提到过老鼠跳舞。它们以后腿站立,将前爪抱在头上,一边跳一边还唱着歌。 鼠年 耗子(mouse) 与老鼠(rat) 不同,它在中国象征中不怎么重要。这大约是由于它们不那么损坏东西,或者因为它们与老鼠的中文名称相同的缘故。区别仅仅在于: 鼠(rat) 被称为“老鼠”或“大鼠”。 春节时,北京市场上常常有人展示耗子。 老鼠因繁殖能力强、数量多、为害面广,人们千方百计想根除它,却难以达到目的。人们既痛恨它,又对它无可奈何。于是在灭鼠的 同时,又对其采取“敬”而远之的方法。这就是民间的“老鼠节”。 老鼠娶亲(剪纸)(程毅民供) 冀县徐家庄在正月十二这天夜幕降临后,有民间花会节目“老鼠娶亲”。届时“鼠新郎”翻穿皮袄、戴墨镜坐在翘杆上。翘杆是利用杠杆原理安装的,中间是车轴,把“鼠新郎”捆在长杆的上端推着行走;另一端由人掌握,压下抬起,左右摇曳。鼠新郎忽上忽下,引人发笑。鼠新娘没有固定人选,而是在街上临时选择泼辣大方的年轻妇女扮演。如鼠新娘中途溜掉,则另外选择。鼠新娘穿红梳辫,倒骑在驴上。配合老鼠娶亲的有拉碌碡、跑驴、划旱船和架鼓等队。 老鼠娶亲队伍之后是“散灯花”:一个人用篮子挎着棉子皮,一撮一撮地放在路边,然后点燃,儿童把用秃的笤帚、炊帚等蘸上油罐底的油污,点燃起来,在老鼠娶亲队伍绕村一周后,把火把抛到村外。 正月十二以前,孩子们便挨家挨户收旧鞋,十二这天在街上摞成垛,入夜后点燃叫“烧老鼠窝”。为什么烧旧鞋?老人们说,老鼠常借旧鞋作窝,烧了旧鞋就等于抄了老鼠的窝。另外“鞋”与“邪”谐音,烧鞋有驱邪消灾的寓意。人们在火上烤“枣花”(一种带枣的白面食品),或在火上熬粥,说是吃了这样的“枣花”和粥能治百病,人们还把烧鞋的灰烬收起来,说是可以治疗牲畜的擦伤。 晋州市农村也有这一风俗。 在冀南农村,旧时人们谈老鼠时忌直接称老鼠,而称“那东西”或者“小媳妇子”(旧时恶婆婆称小媳妇是“吃(馋)嘴媳妇”)。人们说越直称老鼠,老鼠越多。民间传说正月初十夜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夜间把鞋放在炕(床)前,让老鼠娶亲时当轿子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