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考工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考工记

分类:【文化精萃】

手工技艺专著。春秋末年齐人所作。全文7100余字,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记有攻金之工、攻木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植之工等30种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规范、制作加工工艺和产品检验方法。囊括了当时官营手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的主要生产项目。介绍了完整的车辆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和检验手段。如用规精细校准车轮,使其正圆;将车轮置于圆平盘上,用轮、盘的密合情况检验车轮的平整;用悬线检查相对辐条的笔直程度;将轮子放置水中,据浮沉程度确定轮子各部分质量是否均匀。还以较多的篇幅记载了各种兵器,如矢、戈、剑、矛、弓、戟等的形状、大小及结构力点。对当时盛行的钟、鼓、磬等乐器的制作,发声原理及与物理形状的关系均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认为钟声系由钟的振动所致,钟的音品、频率与钟的厚薄、形状、大小以及合金成分有关;磬发声太高,要将其磨得薄些,发声太低则可磨其两端,即“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纶”。书中关于丝帛染色的记述反映了当时已使用矿物及植物染料,并掌握了复杂的染色技术,冶铸兵器中关于青铜合金铜锡配比的“金有六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成份分析研究的系统记录。反映了我国青铜时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达到的工艺水平。成为科学技术史的主要文献,并对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考工记》现保存在《周礼》一书中。后世研究考工记的名篇有清戴震著《考工记图》和程瑶田著《考工创物小记》。

我国第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总汇。1卷。据清代江永考订,为春秋末年齐人著作(《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汉代河间献王因《周礼》阙损《冬官》1篇,即将《考工记》补入替代,后人遂视其为《周礼》1篇,故亦称《冬官考工记》。记述30项官府手工业生产设计规范、制造工艺等问题,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涉及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项目,几乎包括当时手工业主要工种。该书不拘泥于一般经验叙述,对若干技术环节也进行了科学概括,力图阐明其内在科学道理。佚失甚多,如《段氏》、《韦氏》、《裘氏》、《筐人》、《榔(láng郎)人》、《雕人》等篇,几乎仅存篇目。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手工技术的专著。汉初河间献王因《周礼》六篇中缺《冬官》一篇,便以《考工记》补入,故又称《周礼?考工记》;一说《考工记》本来就是《周礼》的《冬官》。该书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刮摩工、陶工等30个工种,包括车、量器、农具、刀剑戈矛箭矢、皮革、乐器、玉器、陶器等的制造及城廓、明堂的建筑等等。此书的特色是对于各类器物的规格规范、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对有些部件如车轮等的质量标准还提出了六条检验方法。如用圆规检查轮圈是否很圆;用圆盘检验轮子是否平正;用悬挂的办法检察轮子的辐条安得是否对直;浮在水面检验浮沉深浅是否均等;用黍测量毂中用以安辐条之孔的容积是否相同;用天平称量两轮重量是否相等。如果这六条均符合要求,轮子的质量才算合格。

《考工记》是先秦重要的科技古籍之一,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某些著名成就即记录于该书中。如冶金史上的金有六齐的合金比例,炉火纯青的火候掌握技术;测量史上的臬影定向测量和水平测术;物理学史中关于减小滚动摩擦力、惯性现象的发现、磬钟的发声特性、弓箭飞行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等。《考工记》中的许多内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先秦古籍中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不详。据考证,是春秋末期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规范的官书。亦称《周礼?考工记》。主要记载有关百工之事,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个部分,分别对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30项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规范、制造工艺等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记述。更可贵的是,本书不局限于操作经验的记述,还对若干技术细节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力图阐明其科学道理。《考工记》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