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耕织图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耕织图诗分类:【传统文化】 以诗配画的农书。南宋楼?撰。?于高宗时任於潜(今属浙江)知县,关心民事,询访当地农耕、丝织生产技术,绘其过程,成耕图21幅、织图24幅,每图题五律诗一首。耕图依次为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簸扬、砻、舂碓、簏、入仓。织图依次为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缫丝、蚕蛾、祝谢、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图成后,于绍兴间进正本于朝,留副本于家。因图尽其状,诗尽其情,当时朝野广为传诵。嘉定三年(1210),?孙洪、深据副本刻石。后绍兴知府汪纲又雕版印行。后世亦因其选材和表现手法有独到之处而多有临摹、翻刻。清乾隆年间曾据元程?摹本刻石圆明园,残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传世刊本或有文无图,有《知不足斋丛书》、《龙威秘书》、《艺苑捃华》、《丛书集成初编》等本。是书为研究宋代耕织技术的珍贵形象资料,在历史上曾对宋以后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农学思想、绘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又因其曾传入日本等国,故对这些国家亦有所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