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塞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胡塞尔分类:【文化精萃】 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出生于普罗斯涅兹城一个犹太血统家庭。受教于莱比锡、柏林、维也纳等大学,1882年获博士学位,曾追随布伦塔诺钻研哲学。先后任教于哈雷、哥廷根、弗莱堡等大学。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900年以前属前现象学时期,1901―1913年属现象学前期,1913年以后属现象学后期。他早期受心理主义影响较深,后来自己清算了这种影响,思想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他提出了描述现象学,即通过对纯粹意识现象的直接、细微描述,获得各种特殊具体经验的不变之本质。他认为,只有运用本质还原法,把现存的、变化的事物与观点放进括弧存而不论,才能避免自然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为获取直接的、真切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奠定基础。胡塞尔把意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以捕捉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方式为目的。后期的胡塞尔进一步从描述现象学转向先验现象学,使现象学还原深化为“纯粹意识”,以便把知识的客观确定性建立于纯主观的基础之上。这种现象学本体论的目的就是探讨先验意识的构成作用,以及主体在其特定的视界内所经验到的“生活世界”。这说明晚年的胡塞尔已开始注意到现实的社会问题与人的问题,试图建立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生活世界本体论。胡塞尔的思想观点和分析方法对当代西方人文科学特别是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 (1891)、《逻辑研究》(1900―1901)、《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 (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1913)、《笛卡儿的沉思》(1950)、 《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54)等。他生前留下的大量手稿主要集中于具体的意识分析工作,这些手稿现正作为《胡塞尔全集》陆续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