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愈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胡愈之分类:【文化精萃】 现代政治活动家、学者。原名胡学愚,字子如。浙江上虞人。1914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当练习生。1919年参加声援“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并撰文倡导民主与科学。同年创建上海世界语学会。1920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推进新文学运动。1921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东方杂志》编辑,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撰文报导群众的革命斗争情况。“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起草对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信,怒斥蒋介石的屠杀政策。1928年去欧洲游学,入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并曾去苏联,撰写了《莫斯科印象记》一书。1931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续任《东方杂志》编辑,宣传抗日救亡。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版《团结》、《上海人报》等报刊,组织翻译出版斯诺的《西行漫记》,并为编辑出版《鲁迅全集》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5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处长,主管宣传工作。随后和郁达夫、唐伯涛、王纪元等流亡南洋,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曾在陈嘉庚领导的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任职。并协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建国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代主席等职。译著有《汉译印度尼西亚辞典》、《少年航空兵》及回忆录《我的回忆》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