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行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行车分类:【中国民俗】 又称“脚踏车”,是近现代各地城乡广泛使用的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近代福州等城市率先使用脚踏车,此后近百年间已经成为广大城乡人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特别是在各个城市,每逢上下班,各条街道上的自行车群有如潮水涌来,成为城市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早期的自行车比较笨重,20世纪60年代以后流行凤凰、永久、白鸽等名牌自行车。现在除了传统形的自行车外,还有许多山地车、变速车等,自行车的装饰也五颜六色,一改以往传统的老面孔,可谓五花八门,品牌众多。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托车、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作为轻便而又廉价的自行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广大城乡普通民众的传统交通工具而不会轻易遭到淘汰。 1866年,被派往欧美游历考察的大臣们在法国马赛见到自行车“驰行疾于奔马”,非常好奇,称其为“木马”。北京最早记载自行车的文学作品是宣统元年穴1909年雪的《京华百二竹枝词》:“臀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嘎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民国时期,英国、德国、日本的自行车大量涌入北京,国产的也多是用进口零件加上若干国产件攒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自行车低价倾销,于是自行车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到1948年年底,北京共有157083辆,平均每两户半拥有一辆。发展至今,北京已有自行车近2000万辆,成为北京最普遍、最大众的交通工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