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舒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舒兰分类:【地域文化】 ①地名。在吉林省东北部。明隶属阿林卫。清康熙二十年(1681)设巴彦鄂佛罗防御;管辖该地区八旗事务和采捕皇贡事宜。清末,属吉林府管辖,被称为“六道荒”。宣统元年(1909)吉林府派员在“六道荒”境内成立设治局。宣统二年正式建县,县置设于抢坡子(今朝阳)。1940年迁至四家房(今舒兰镇)。1945年归永吉地区管辖。1948年改省直辖县。1958年改吉林市辖县。1966年归永吉专区管辖,1969年又改吉林市辖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升高,东南部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支脉。西部有第二松花江,呼兰河和溪浪河发源于东部。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还有大豆、高粱、谷子和小麦。矿产有褐煤、铁、铅等,煤储量较大。铁路有拉滨线和吉舒经,成“人”字形,贯穿南北。境内有完颜希尹墓等古迹。②人名(?―1720)姓那拉氏,正红旗满洲人。初任理藩院笔帖式。康熙三十四年(1695),迁主事。三十八年,随侍郎满丕等招降巴尔瑚3000余人。次年,迁内阁侍读。四十三年,奉命同侍卫拉锡往探黄河之源。举凡黄河源泉处之山形水势,目击详求,绘具舆图。擢内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四十五年奉命赴西藏,封拉藏为翊法恭顺汗,五十二年(1713)兼管光禄寺卿,寻迁工部侍郎。后因事降三级调用。 清代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姓那拉。初任理藩院笔贴式,后任主事。1699年,从侍郎满丕等将巴尔湖3000多人招降,编隶佐领并安驻察哈尔游牧地。后迁内阁侍读。1703年,同侍卫拉锡对黄河源泉之山水形势绘具舆图,认为黄河源出库尔坤山之东,升任内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次年,往西藏,封拉藏为翊法恭顺汗。后兼管光禄寺卿,寻迁工部侍郎。不久,因事降三级调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