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哈迈德·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艾哈迈德·汗分类:【文化精萃】 十九世纪后半叶印度穆斯林启蒙活动家、散文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出身于德里一贵族家庭,父亲为莫卧儿王朝的行政官员。他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通晓宗教、哲学、医学等。1837年他辍学做工,并开始在其哥哥创办的《赛义德报》上撰稿,其间发表了名著《伟大的遗迹》等作品。最初在莫卧儿王朝中任职,后在东印度公司当职员,在殖民政权中任法官。他认为要改变穆斯林日益衰败的情景,把穆斯林从睡梦中唤醒,灌输民族意识的关键是要接受西方新思想,推广西方教育与文化,与殖民当局合作,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864年他创建了“科协”,主要任务是把有权威的英文书籍译成乌尔都语,介绍西方思想、文明,传播西方文化。1869―1870年他专程去英国,了解其道德、社会方式等。回国后,创办了著名杂志《提高道德修养》,目的是改革社会,传播新思想,为民族服务,他不仅亲自撰写宗教、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文章,还组织许多作家参加。1875年5月在阿利格尔创办了著名的阿里格尔穆斯林学院,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1867年他辞去公职,把全部心血投在办学上。1886年他组织全印穆罕默德教育大会。1888年获印度之星勋章,成为英国爵士。他最先使用白话写作散文,提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并竭力把西方各种文体介绍到乌尔都语中,指出文学是重大的社会力量,是对民族、社会、道德改革的手段。他被誉为“现代乌尔都语散文的开拓者”。其主要著作除了《伟大的遗迹》,还有《印度大起义的原因》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