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族饮食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苗族饮食禁忌分类:【中国民俗】 苗族由于长期使用三脚架支撑鼎锅烧汤煮饭和烧烤食物,所以非常崇拜三脚架。如果肚子疼,经草药治疗无效后,就用稻草在三脚架上缠绕几匝,请苗老司来做“扰刀”禳解。火塘中的三角架必须有一只脚对准碗柜,或一只脚对准“母柱”,不得随意安放。无论什么人都不得随意脚踏或敲打三角架。苗族的灶可以立在偏厦中,而火塘必须按传统安放在正屋里。 苗族在饮食上没有统一的禁忌,而是各氏族或某宗族自有其禁忌。譬如:苗姓代侃的,不吃包成角状的粽粑;姓代飘、代畲和代卞的不吃狗肉;姓大龙的不吃喜鹊;姓代削的不吃乌鸦,不吃放在竹筛中的米粑,椎牛时,男子不喝牛被刺倒后的那一轮祝贺酒。 苗族对于其他食物的禁忌,据说来源于祖先的某些行为。 解释苗姓代削的不吃放在竹筛中米粑的传说,大致有两种:一种讲某次打猎祭祖,在五更天要吃竹筛中祭祖的米粑了,哥哥代垄叫睡得正香的弟弟代削起来,弟弟不愿起来,便说:“我不吃。”哥哥代垄说:“若你这次不吃,今后也不要吃了。”弟弟代削就发誓今后不再吃竹筛中的米粑了。从今以后,代削的后代也跟着不再吃竹筛中的米粑。第二种传说,来自吃牛合鼓的“合族之公祭”。吃牛合鼓时,各氏族的人分别到属于自己的那根竹管去接酒喝。代管心坏,把吴姓氏族的竹管堵塞了,于是,其他六个氏族的竹管流酒出来,而吴姓氏族的竹管只滴酒出来。当其他氏族的人都得到了一碗酒,围拢来要吃竹筛中祭祖的米粑时,吴姓氏族仅哥哥代垄刚好接得一碗酒,弟弟代削还未接得一滴。他们的父亲说:“哥哥代垄去同人家吃竹筛中的米粑,弟弟代削还要接酒,只好吃竹筛外的米粑了。”从此,苗姓代削就不吃竹筛中的米粑了。 还有在椎牛祭祖时,水牛被刺倒后,该喝胜利庆功酒了,可代削打花鼓打得正来劲。别人叫他去喝酒,他不肯歇手,便叫妹妹代他去喝。所以后来,每逢喝这轮酒时,苗姓代削的都是妇女去喝。 苗族封斋日。小暑前辰日起为苗族封斋日,小暑节后巳日为开斋日。传说此日为天王遇难日。封斋日忌食鱼、虾、鸡、鸭、鳖、蟹等。 苗族田姓忌食鸡、犬。相传古代有田姓纳亥、纳后两兄弟被官府诬陷。官府定于某夜闻鸡犬声,就来捕捉他们。不料此夜狗不叫、鸡不鸣,官兵未来,兄弟得免于难。因感鸡犬之恩,经商议,纳亥后代禁食鸡,纳后的子孙忌食犬。 苗族石姓忌食犬。相传某祖公带着一只家犬在山林里开荒。一天,因过于疲劳,酣睡在草地上。正遇窃贼至,纵火烧山。家犬见主人酣睡未醒,于是跳入河水中,将全身毛浸湿,将水抖洒在草上,往返多次,使火熄灭。又以叫声惊醒主人。某祖公幸免于难,对家犬感激异常,当即发誓,永不吃狗肉,子孙后代遵守不渝。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