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范镇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学者。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调新安主簿,荐为东监直讲,超授直秘阁,后擢起居舍人、知谏院。数上疏言政,主张裁冗兵、宽百姓,并尝连上十九章劝仁宗立嗣。因罢知谏院,改集贤殿修撰,纠察在京刑狱,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英宗立,迁翰林学士,后出知陈州。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斥青苗法为“残民之术”,以户部侍郎致仕。哲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初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固辞,改提举崇福宫。后再告老,以银青光禄大夫再致仕,累封蜀郡公。年八十一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忠文”。平生与司马光相善,议论如出一口;为人恭俭慎默,口不言人过,决事色和而语壮。其治学本于六经,口不道佛、老、申、韩之说,尤精于乐、律。尝参与修《新唐书》、《仁宗实录》,著有《范蜀公集》、《东斋记事》等。《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北宋政治家、学者。字景仁,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进士。善文赋,释褐新安主簿。召试学士院,主司误以失韵落选,除馆阁校勘,稍迁直秘阁,知谏院兼管勾国子监,议减任子及每岁取士,上疏论民力困弊,请以岁入十分之七为经费,十分之三为备荒。力争建储,章凡19上。擢知制诰,旋迁翰林学士。英宗时,建言濮王宜称皇伯,忤宰执意。出知陈州,擅出仓谷赈饥,岁大稔,尽还所贷,诏释不问。神宗即位,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反对王安石变法,以本官致仕,专以诗书自娱。哲宗立,起为侍读,力辞相位,再致仕,累封蜀郡公。范镇雅好乐律,主房庶以律申尺之说。定乐正律,与胡瑷、阮逸、司马光反复诘难,凡数万言。其学本于六经仁义,口不道佛、老、申、韩之说,其文清丽简远。凡三入翰林,四知贡举,门生遍天下。预修《唐书》、《仁宗实录》、《玉牒》、《日历》、《类篇》等。少作《长啸却胡骑赋》,远传契丹,扬名海外。有《文集》100卷、《谏垣集》10卷、《内制集》30卷、《外制集》10卷、《正言》3卷、《乐书》3卷、《国朝韵对》3卷、《国朝事始》10卷、《刀笔》8卷,俱佚,仅存《东斋记事》10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