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药酒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药酒疗法分类:【地域文化】 是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适当的药物制成的药酒,经内服或外用而起到防病疗疾、健身延年作用的一种疗法。药酒的制法有浸渍法、酿造法、煮法、淬法、淋法等五种,其中浸渍法较常用。该法又分冷浸法和热浸法。冷浸法是将药物切碎或研为粗末用纱布装,加适量白酒密封共浸5―7天即可。热浸法是将药物碎块或粗末放入罐中,加入适量白酒,隔水或蒸汽加热至沸,取下密封7天左右即可使用。壮族民间药酒配方十分丰富。特别是善长泡制颇具特色的动物药酒,如蛇酒,取活毒蛇几条,以针线缝合蛇口,加入白酒密封浸泡至酒色变黄即可使用。常用药酒还有蛤蚧酒、麻雀酒、乌鸡酒、狗鞭酒、公鸡蛋酒等。 酒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肢疼体冷、肚腹冷痛等症。彝族用酒治病历史较长,范围很广,数量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酒泡药(药酒),以酒(或甜白酒)为引煎药,以酒对服药汁(或药粉),以酒调药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古老传统医疗方法。至今,彝医仍用酒或酒佐以治疗多种疾病。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年来所收集的1535首彝医方剂中,633首方剂配方要用酒,其中内服方320首,外用方13首,内科方112首,外科方88首,伤科方22首,妇科方78首。从而可见,酒在彝族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