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莱芜梆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莱芜梆子

分类:【地域文化】

又名“莱芜讴”。戏曲剧种。流行在莱芜、泰安、新泰一带。乾隆末年,泰安县夏张镇“老阳春班”,是早期定居山东的徽班之一,后来和流行在西南方面的梆子腔经常同台演出,互相影响,逐渐结合,形成独立剧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改以演唱梆子腔为主。近百年来,发展很快,先后办了十几个科班,培养出近400名职业艺人,流行地区逐渐扩大,北到济南,南到临沂。传统剧目近300出,以梆子剧目为主,昆腔、乱弹、拨子、罗罗、皮簧、滩簧剧目约占三分之一。梆子唱腔板式有一板、二板、三板、吊锣、快慢四虎头、栽板、扎簧、大起板等。唱法以真声为主,吐字清楚。女腔的尾音翻高8度,使用假声;男腔中的“力嗓”,用假声倒吸气唱出,通称为“讴”。唱梆子腔时用大胡琴(惯称“提琴”)、八楞月琴、三弦;唱徽调、昆腔、罗罗等声腔时,分别用胡琴、二胡、横笛、唢呐伴奏。1954年成立莱芜县莱芜梆子剧团,整理演出《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曾参加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5年编演的现代戏《送猪记》(又名《一头猪》),曾赴上海、北京演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