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牧民的卷檐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蒙古牧民的卷檐帽分类:【风俗文化】 蒙古族牧民冬季习惯戴的卷檐帽,多用羊羔皮为原料,式样各地不一。较普遍的有两种: 一种是圆顶卷檐帽,一种是圆锥形的卷檐帽。圆顶或尖顶骑马时阻力小,适合草原生活。多用羊羔皮为里,绸、布做面,顶部多缀有缨穗。这种卷檐、圆顶或尖顶的帽子在元代即已出现。 据说,这种蒙古牧民的卷檐帽最初的设计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夫人察必皇后。当时忽必烈每年都要到上都 (今内蒙古正蓝旗)避暑狩猎,细心的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很不方便,便想到了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个檐,以遮蔽阳光的办法。另外,在天气寒冷时还可将其放下,遮住耳、腮、脖子,增加防寒的面积和效果。从此人们竞相效仿。 可见,蒙古牧民的卷檐帽功能性是多样的,即遮阳、防寒、美化。正是由于有这样多的功能性使其备受欢迎,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