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古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蒙古袍

分类:【文化精萃】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与牧业生产以及草原自然条件相适应,牧人不分男女都穿长袍,夏季穿夹袍,冬季穿皮袍或棉袍。冬长夏短,一年中主要穿皮袍。蒙古人的长袍宽松肥大,领高袖长。长袍的纽扣在右侧。面子多用绸缎,衣襟、领口、袖口用与面子颜色不同的缎子滚边。长袍的颜色鲜艳;男袍多用蓝色、棕色;女袍常为红、绿、紫色。夏季的夹袍色泽较浅,以淡绿、粉红、浅蓝、乳白为主。相反,冬用皮袍的颜色浓重,大多为青、灰、深蓝。皮袍一般用羊皮,富裕人家也有用珍贵兽皮的。除布面、缎面皮袍外,还有一种羊皮袄是毛朝外的。如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城市男子流行穿西服,但如到牧区仍往往穿长袍。城市妇女多数改穿西式服装,一部分老年妇女仍穿长袍。每逢节假日或喜庆活动,年轻妇女也以穿色泽鲜艳、质地考究的长袍为高贵。这种袍子稍短,剪裁合身。

蒙古族民间传统长袍,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牧区,蒙古语音译“特尔力克”。宽而且长,长袖高领,右开襟,下端两侧均不开衩,袖口、领口和衣襟处多镶花边。有棉袍和单炎袍两种,前者用羊毛做成,后者用布、绸缎做成。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和紫色。穿时一般于腰部束一布或绸缎腰带,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襟向上提起,以便骑马,显得萧洒精悍;女子扎腰带则把袍襟向下拉展,以体现身材之曲线。

蒙古族的传统服式。远在十三世纪元朝建立前后,中外旅行家对蒙古袍的式样和制料即有所记载。据《黑鞑事略》记载,其服右衽,道服领,少数为方领,以毡、皮、革、帛制作,衣肥大,长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男女式样相似。

蒙族的这种袍式,后经稍加改革,为牧区男女沿用至今,一般分夹、棉、皮三种,冬天以羊裘为里,用绸、缎、布为面,夏天则穿用布、绸、缎、绢作料的单或夹袍。袍袖长而窄,下摆不开衩,一般为红、黄、紫、深蓝等色,衣裾及下裾多用绒布镶宽约6―9厘米的边。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等色绸缎带紧束腰间。此袍便于骑马放牧,袍长能护膝防寒,袍身宽大,夜宿展开可当被盖,瘦长袖筒可防蚊虫叮咬手腕,束上宽大腰带,还可保护胸肋、腰部稳实垂直。

蒙古族的传统服装。流行于今内蒙、新疆等地区。其特点是高领、右衽、袖长而宽大,多数地区下摆不开衩。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其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面料冬装以皮、棉为主,春、夏、秋装以棉布、绸缎居多。颜色男子多喜欢蓝色和棕色,女子则喜欢红、粉、绿、天蓝色。腰带的颜色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常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布里亚特女袍束腰,已婚妇女袍子的肩上有皱褶。鄂尔多斯、阿拉善的成年男子和已婚妇女,袍外多套短坎肩。科尔沁、陈巴尔虎妇女袍外喜套坎肩式的长袍罩。

汉满等民族对蒙古族长袍的称呼。蒙古语称“特尔力克”。男女老幼普遍喜爱。袍子长而宽大,长袖高领,右开襟,下端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花边。颜色因人因时而异。男子多喜欢蓝色、棕色; 女子多爱好红色、绿色、紫色。夏、春、秋穿的多为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浅淡颜色, 冬季多为青、灰、深蓝等深色。单夹袍一般以布、绸缎为衣料,冬袍多以老羊皮制做。蒙古袍适应于牧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骑马放牧时, 冬季穿它可以护膝,避风防寒,夏季可以防蚊虫。一般多束绸布腰带,色调与袍子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襟向上提,束得较短, 这样既便于骑乘, 又显得潇洒精悍。女子则把袍襟向下拉展, 以使身体线条清晰,显得苗条健美。多流行于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穿蒙古袍者较少, 而且有些地方仅男子保留有扎腰带的习惯,妇女多不扎腰带, 故被称作“布斯贵浑”,意为“不扎腰带的人”。

蒙古语称 “沙尔力克”。蒙古族民间传统服装。袍子长而宽大,高领右衽不开衩。领口、袖口、衣襟镶有花边。袍子颜色冬季较深,夏季较浅。一般男子喜穿蓝色、棕色,女子喜艳丽,多选红、绛红、天蓝、水粉各色。腰间束有绸或细布长腰带。腰带颜色与袍子相协调。腰带较宽,有的用整幅布,扎起来既显得飒爽精悍,又可防骑马闪腰。由于穿袍束腰宜抵御高寒多风气候,蒙古族一年四季喜穿袍,春夏秋穿单袍、夹袍,冬季穿棉袍、皮袍。皮袍多用羊皮,也有选用珍贵的野生动物毛皮。

蒙古族长袍,蒙语称“特尔力克” 。袍子长而宽大,高领长袖,右开襟,下端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花边。男女老幼皆喜爱穿着。袍子的颜色因人因时而异。男喜蓝、棕色; 女好红、绿、紫色。夏、春、秋多为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浅淡色; 冬季多为青、灰、深蓝等色。蒙古袍适应于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穿它冬季可护膝防风寒,夏季可防蚊虫叮咬。一般多束绸布腰带,色调与袍子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襟提上来,束得较短,便于骑乘,又显得潇洒精悍。女子则把袍襟向下拉展,使身体线条清晰,显得苗条健美。

牧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一年四季都穿长袍,只是根据不同季节厚薄不同而已。夏季穿单袍,春秋穿夹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装和女装各地风格略有不同。男装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在颜色上,蒙古族青年男子喜用靛蓝、宝石蓝、黄褐色、浅棕色面料,中老年则多用深棕、深绿、深紫、藏蓝等颜色。一般来说,男子长袍比女子的简单大方,衣扣多用刻有吉祥图案的铜扣子或银扣子。遇上年节,就穿颜色鲜艳的吊面皮袍,再套上坎肩或马褂,腰系腰带,脚蹬蒙古靴。女式蒙古袍比男式的讲究。从颜色上看,以红色、浅蓝色、乳白色、花色、粉色、绿色为主。老年妇女喜欢穿墨绿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