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蒸矿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蒸矿炉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炼铁化铁的土高炉。史载熙宁六年(1073),在雅州名山县置蒸矿炉三所。其结构与形制无考。据《武经总要》、《熬波图》等记载以及田野考古发现的遗迹来推测,已有相当规模。炉体系用瓶砂、白?、炭屑、小麦穗和泥混合捶炼而成的材料筑成,或用高岭土、黄泥、谷壳调和为一的混合材料。炉型除圆形和方形两种,还有便于移动的小型行炉。炉前出铁孔上装溜。溜为熟泥制成、供铁水流出的园管。炉前地上,筑成方池,以便安放铸模,铸浇器物。炉后安装有大风箱。箱为横宽梯形状,高仅炉子一半。箱盖板上有四个木杆,由四人推拉鼓风,也有用水力推拉的。冶炼前,先将树柴铺在炉膛下层作燃料,再装入打碎的铁矿石和石灰石块。燃料与原料为一比一。然后点火冶炼。当一炉铁水熔炼成功时,用木棒钻穿出铁孔,让铁水流出。待其流完,用木棒将泥块抹塞入铁孔,再装料熔炼,可连续不断操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