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藏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藏历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藏族历法。公元624年,藏族已有本民族历法,即“美、卡、加错”(火、空、海)。此历以十二生肖纪年,12年为一周期;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至9世纪初,藏历已大大改进。今西藏拉萨大招寺前《唐蕃会盟碑》云:“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长庆元年,即阴铁牛年,孟冬月十日也。”此时藏历已用“阴铁牛”这种方式纪年,而四季已各分孟、仲、季。所谓“阴铁牛”实质上为干支纪年法的一年,即辛丑年,与长庆元年(821)干支相合。藏历用阴阳配五行代替十天干,即: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相当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代替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阴阳五行与十二生肖相配,即阳木鼠、阴木牛、阳火兔……每一周期为60年,以《时轮根本密典》传入西藏之年(1027),即阴火兔(丁卯)年,为周期之始,是年称为“饶琼”(意为胜生)。平年12月,全年354日;闰年13月,全年384日。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重视定“望”,望日必在每月十五,“朔”则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藏历亦采用二十四节气,并预报日、月蚀及五星运行位置。今西藏行公历,但仍广泛使用本民族传统历法。

我国藏族地区习惯使用的传统历法。藏历在9世纪初已采用,属阴阳历的一种,与夏历基本相同。它的岁首与夏历的一样。它以月球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平年12个月,共354日;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1个闰月,闰年13个月,共384日,用以调整月份与季节的关系。藏历的“望”必定在每月十五,“朔”则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使它与夏历的日序有时相差一天。藏历也采用干支纪年,其十干是以“阴阳”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而成,十二支则以十二生肖来代替。例如,1976年夏历为丙辰年,而藏历是阳火龙年。藏历也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的运行和日月食也作预报。

藏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纪年用十二生肖和四季。七世纪文成公主、八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化进藏,西藏也派人去中原学习历算,九世纪的

*

唐蕃会盟碑上,开始使用干支纪年和分孟、仲、季的记月法, 可见夏历对藏历有一定影响。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藏历重视 “定望”,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以 “阴阳” 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鼠、牛、虎等代替十二地支。再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 相当于干支。从木鼠年算起, 每六十年一轮回, 藏语称为

*“

饶迥”, 即夏历的甲子。藏历采用二十四节气, 可计算五大行星运行位置和日月食。解放后, 藏族人民公历、藏历并用。

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它是藏族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其它民族的文化发展起来的。其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9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今夏历同。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年12个月,全年354天; 闰年13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日,“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藏历也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鼠、牛虎……)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 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例如,1980年夏历为庚申年,藏历则为阳金猴年。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运行和日月食也作预报。由于它对农牧业的生产活动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其形式也符合民族的传统习惯,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直到现在,仍独立地逐年编制自己的历书,每年发行数10万册,并发行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的达兰萨拉等地方。有关藏历的典籍主要有:《天文星算学发展简史》、《藏文历算典籍经眼录》《时轮历精要》及《西藏的历学》《西藏历法史研究》等。

直译为“算明”,是小五明之一,“明”即学问。“藏历”有广、狭两义。

狭义的“藏历”专指藏文的历书,可分为两类,一类相当于精密年历(计算用书),一类相当于民用年历。计算用的精密年历属时轮系统,民用年历则为印度的时轮历和汉族的时宪历、黄历以及藏族本身的农牧谚语的混合体。

计算用的历书中的日历是逐日的:(1)太阴日的星期序数,(2)太阴日结束时刻,(3)太阳的真黄经,(4)月亮的真黄经,(5)11种“作用”,(6)27种“会合”的黄经。月历是逐月的:(1)太阳入宫和节气的时刻,(2)中气日的昼长、夜长,(3)闰月,(4)重日、缺日,此外还有占星用的,(5)值月曜宿,(6)大自在天起居,(7)药水、毒水等节日。

民用年历旧式的内容复杂,现已简化为(1)全年总说,(2)分月概说,(3)逐日历注3部分。

藏区各地农牧民关于划分季节和预报天气的谚语很多,后来系统化,至今沿用。

现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各民族出版社以至印度的达兰萨拉(Dharamshala)每年都有历书发行,近年又有《1991―2020藏历三十年》出版。追溯已往的历谱有:德国人Dieter Schuh的公元1027―1973年的历谱和日本山口瑞凤的公元805―1907年的闰月谱等。

广义的“藏历”包括天文历法、教历(宗教年代学)、五行占、音韵占等多种内容。天文历法部分包括从印度引进的时轮历和从汉族引进的时宪历,此均是藏历中的科学成分;五行占和音韵占则夹杂有迷信成分。

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是藏族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吸收国内外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实发展起来的。其文献丰富,历史悠久,有明显的民族特色。9世纪初已经采用。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统一,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平年12个月,全年354天;闰年13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天,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在每月十五日,“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藏历也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鼠、牛、虎……)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阳木鼠、阴木牛……例如,1980年夏历为庚申年,藏历则为阳金猴年。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运行和日月食也作预报。因它对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都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又符合民族的传统习惯,广大农牧民非常喜用。至今藏区仍逐年编制自己的长条历书,并发行到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的达兰萨拉等地方。有关藏历的典籍很多,主要有: 《天文星算学发展简史》、《西藏的历学》、《时轮历精要》等。

藏历是藏族人民在其智慧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来自祖国内地以及印度等地的天文历法知识,逐渐发展形成的。

很早以前,在青藏高原,人们在计算天数时,用白石画在黑石上,后改成用石串记工日,以后又在木头上刻横格代表日子。这样,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了算学的萌芽。另外,人们还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决定劳动和吃饭的时间。生活在门隅的人们最早采用此方法。

囊日松赞时期,内地的天文知识开始传到吐蕃。公元641年,囊日松赞之子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公主带到吐蕃多部有关天文历算的经典,如《博唐八十数理》、《五行珍宝包罗》、《密意根本之精》、《珍宝之堆》、《主干综述》以及皇历推算等法,对藏族天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西藏传播最广泛的内地天文历法有十二生肖纪年法、人寿六十花甲、八卦、九宫、皇历推算、廿四个节气和“牛算”等。其中,民间常以十二生肖来记年岁的大小,用“牛算”来推算一年里雨水的多少以及霜雹等灾害。

公元704年,赤德祖赞时期,黄历历书《暮人金算》、《达那穷瓦多》、《市算八十卷》、《珠古地方的冬、夏至图表》、《里地方的属年》、《穷算六十》等典籍传至吐蕃地区。

8世纪初叶,金城公主来到吐蕃后,把以《算学七续圣典》、《八支》为重点的关于五曜、八卦、九宫、七曜和二十八个恒星等算法翻译成藏文。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兴建桑鸢寺时,金城公主派人邀请了名叫森孜的汉地算学家,讲述了许多算学和观察地理的学理。

赤松德赞时,土华那波两次到吐蕃,第一次把通用的算学译成藏文;第二次著述了关于区分四季的《珍宝明灯》、《冬夏至图表》、《五行珍宝密精明灯》等典籍。为了准确区分青藏高原的季节,他亲临门隅、藏区、康区等区域进行考察,得出了“门隅三域秋季是秋,春亦秋;藏北和康区的八个地方冬季是冬,夏亦冬”的结论,指出青藏高原南北两域季节的不同。

公元806年,“及孜”推算法开始推行,以太阳为主,确定一年的时间为365天15小时32分4/13秒,并且以日曜(地球的自转)、月(月球的自转)、星(廿八宿的位置)、“觉尔”(日和月的行速不同之分)和“及”(地球南北两端轴线)这些进行推算,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藏历天文系统。

藏历把天体分为十二宫(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平、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这与农历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以十二地支的纪年法相似。如1980年藏历为阳金(铁)猴年,农历为庚申年;1985年藏历为阴木牛年,农历为乙丑年。藏历以十二年为一小循,六十年为一大循,称为一个“绕迥”。第一“绕迥”起于1027年,终于1086年。1980年是第十六“绕迥”的54年。藏历以龙月为岁首,用娄星和十五望月同时起落作为规定时间的标相,依次类推。为了使每月的天数符合把月亮分为四等分规定天数的原则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理由,在各个月中常出现少一日或“闰一日”的情况,而月末却又保持三十。如铁猴年龙月就没有初三和二十七,有两个二十,月底为三十,但全月实际只有29天。这是与其他历法所不同的。此外,藏历还用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地轴的相对位置方向,来计算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以及地震等,也是其他历书中所没有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