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蚁鼻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蚁鼻钱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金属铸币。由铜制仿贝发展而来。其形制为上窄下宽,背平面凸,上有铭文,一字似人鼻,一字似蚂蚁,故称为“蚁鼻钱”,俗称“鬼脸钱”。蚁鼻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始止。

蚁鼻钱

俗称“鬼脸钱”。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流通的铜铸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有人认为是楚国“爰金”的辅币,也有人认为是铜贝的高级形态。呈椭圆形,背面磨平,形状象贝,正面凸起,制作粗陋,重从二克到四、五克。正面铸有文字,最常见的一种似为古文“贝”字,或认为是古人的“晋”字。另一种文字普通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因三字连写,笔画似蚂蚁,又“晋”字,笔划深凹,象一人面,两竖中间部位凸出,象人的鼻孔,所以钱币学家通称其为蚁鼻钱,俗称鬼脸钱。

仿贝货制成的有铭文的铜贝。呈不规则椭圆形,正面凸起有文字,背面较平,常见的铭文为古贝(”字,在凸起的铜贝上形似蚂蚁,而古贝字又似人鼻,因而又习称为蚁鼻钱。

蚁鼻钱大小不一,重量不等,约2.5克至3.5克,重者有5.4克,轻者仅有0.5克。

春秋后期流通于楚国。从出土范围看遍布楚国各地,数量多,流通时间久,独成铜贝货币流通区域,与布币、刀币共同构成我国金属铸币三大货币体系。进入战国以后,伴随楚国地域的扩大,蚁鼻钱的流通范围也扩及到中原陈、蔡、宋、鲁等地,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