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蚩尤及其神话传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蚩尤及其神话传说分类:【地域文化】 蚩尤,东夷族的首领,既是历史人物,又是神话中的英雄。罗泌《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注引《世本》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蚩尤所处的时期,正是东夷族的强盛时期。他统率着“九族”,也就是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9个部落,81个氏族,由齐鲁沿海向西发展,逐步进入中原诸夏地区。于是和那里原有的部落联盟不断发生战争,尤其从西部往东发展的黄帝族部落联盟发生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这是记的战争的主要情节。其实这是一次著名的大战,传说非常之多,从战争的原因,经过,到蚩尤的形象,战争的结局,说法都不一样。《山海经》说是“蚩尤伐黄帝”,或云为的是报炎黄坂泉大战(炎帝失败)之仇,或云蚩尤战胜共工后,乘势西进,攻伐黄帝。《史记》等则云:是“蚩尤作乱”,黄帝讨伐蚩尤。《五帝本纪》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杀蚩尤。正义引《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之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龙鱼河图》与《史记》有点不同。《史记》说“蚩尤作乱”,被黄帝擒杀。蚩尤死后,黄帝还利用他的形象“以威天下”,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龙鱼河图》云蚩尤“诛杀无道,不慈仁”,黄帝“不能禁止”,天遣龙玄女下凡,授给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蚩尤没有死,黄帝使主兵。现在据各说把战争的经过和结果综合叙述如下: 蚩尤挟盛气而来,与黄帝相遇于冀州涿鹿之野。他依仗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他所发明制造铜制的戈、矛、戟、弩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再加上他能调动风伯雨师,施展呼风唤雨、兴云作雾的法术,因此,战争一开始,蚩尤士气旺盛,占有极大的优势。头一次战斗,在冀州之野展开,黄帝令应龙摆下水阵抵挡蚩尤;蚩尤则使风伯雨师,呼风唤雨,一时搅得乌云翻卷,天昏地暗,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打破了应龙的水阵。黄帝急忙请来了旱神女魃,制住了风雨。蚩尤又施展新法,兴云吐雾。一时大雾弥漫了涿鹿之野,使黄帝的大军,一连三天迷了方向,不辨东西南北。黄帝又请来风后作法,并发明制造了指南车,以辨方向,这才破了蚩尤的迷雾阵。这样经过反复较量,黄帝终于大获全胜,把蚩尤逮住杀了,并肢解了他的尸体,分别埋在了不同的地方。《皇览?冢墓记》载:“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在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之为蚩尤?。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蚩尤终究是英雄,死得轰轰烈烈,死后余威不减,不仅其尸其冢有灵,就是其血,其桎梏器械都有神异。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个地方有个山叫宋山,山上长满了树木,名叫枫树。这枫木就是蚩尤丢弃的桎梏。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载:“解州(今山西运城)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今安邑西南与解州接壤处,有盐池曰解池,传说即黄帝杀蚩尤处。 《述异记》卷上载:“冀州有蚩尤神……秦汉间传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予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予,汉造角予戏,盖其遗制也。”又说:“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疫,其俗道为立祠。”此外,尚有蚩尤城、蚩尤泉等。蚩尤城在涿鹿城东南6里,传为黄帝杀蚩尤处。《太平寰宇记》卷四六:“蚩尤城在(安邑)县南一十八里。”沂南汉画像石和嘉祥武氏祠石刻中皆有蚩尤形象。 尽管史书记载多有蚩尤“贪”、“暴”、“不仁慈”、“作乱”等评语,但总掩盖不住其英雄形象。蚩尤死后的当代,其对手黄帝就用蚩尤形象“威服天下”,且很灵验地使“万邦弭服”。之后,民间多为立祠祭祀、纪念他,且被奉为“战神”,“兵主”,在齐地祭祀的“八主”中占第三位。(参见《史记?封禅书》)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起义反秦时,还“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可见蚩尤的影响和余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