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蜡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蜡缬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亦称蜡染。主要方法是以竹笔涂蜂蜡,在白布上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再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后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旧称点蜡幔。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图案纹理自然,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蜡缬可能汉代已有,唐代始盛行。一说传自古代苗族,《后汉书?西南夷传》中提到阑干斑布或与此有关。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民族中仍甚流行。累代相传,技艺水平很高。一般只限于蓝青色,也有五彩兼施者。

又称?缬、蜡染。此法是根据蜡质可以防染的特点,利用蜂蜡作为防染原料。染色前,先在布帛上面用溶化的蜡液绘出花纹图案,待蜡冷凝后,将布帛浸入染缸,然后用沸水煮脱蜡质。这样在原来涂蜡的地方,蜡防止了染液浸入而未能着色,在周围已染色彩的衬托下,呈现出白色花纹来。此外,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以及织物的绉折,蜡膜上往往会产生许多裂痕,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往往出现一丝丝不规则的色纹。这些形状各异的色纹形成了蜡染制品独特的装饰效果。蜡缬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单色染多为靛蓝染色制品,花样取材于花卉、鸟兽,花形一般粗犷纯朴;复色染因考虑不同颜色的相互浸润,花纹设计的比较大,制品一般多用于幛子、帷幕等大型装饰布。蜡缬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1959年新疆出土的汉代蜡缬花布,其上图案纹样的精巧细致程度,表明汉代蜡防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隋唐时,蜡缬制品不仅在全国各地流行,有的还作为珍贵礼品被带往国外。现在日本正仓院就藏有唐代蜡缬数件,其中“蜡缬象纹屏”和“蜡缬羊纹屏”均系经过精工设计和画蜡、点蜡工艺而得,是蜡缬中难得的精品。宋以后中原地区的纺织印染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蜡缬却因其只适于常温染色,且色谱有一定的局限,被其它印花工艺取代,逐渐消失。但是在边远地区,特别是西南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技术交流受阻,兼之蜡资源丰富,使蜡缬工艺得以流传下来,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