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话局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话局障分类:【中国民俗】 旧时商场、店铺和行业之间常使用一些暗码和暗语,称为“行话”或“局障”,即障蔽局外人之意。 行话有明行话和暗行话之分。行话本来都是暗的,因为使用多了,渐渐被一些外人知道,便成了明行话。于是一些行业或店铺又研究出一些独自使用,不为外人所知的新行话,便又成为新的绝密的暗行话。 局障使用得最多的是一至九九个数字的别称。通常以旦底、抽工、眠川、回回、缺丑、断大、皂底、入开、去丸;或以扁担(一字形)、筷子(两根筷子)、撑角架(三叉架)、耙头数(四齿耙头)、抓老子(五指抓拢)、两头翘(民间六的手势)、小弯勾(民间七的手势)、眉毛数(八字眉毛)、大弯勾(民间九的手势)为一至九。还有一种以《论语》章头第一个字为数字的,即学(学而第一)为一;为(为政第二)为二;八(八佾第三)为三;里(里仁第四)为四;公(公冶长第五)为五;雍(雍也第六)为六;述(述而第七)为七;太(泰伯第八)为八;子(子罕第九)为九。有的用谐音表示,如绸布业一至九的暗码是:衣?子、耳边子、伞星子、狮子头、乌云子、鲁智深、凄凉子、坝林桥、纠头子。有的在书写传递信息时,将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砍头去尾,减少一些笔画,写成士、贝、乡、橥、仨、耳、木、另、王。以上这些暗码,聪明人动动脑筋便可猜出,渐渐地就变成了明行话,于是一些商家又动脑筋研究出一些更为隐蔽更难猜的暗码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些卖小菜的使用的一至九的暗码是辰、庚、老、蔬、街、衡、州、庄、岩;钱庄用幺、滥、餐、搜、母、闹、抄、敲、弯、石代替一至十;油盐花纱行用乙、斗(上有两点)、仙(旁为山,谐三)、叉(中国记账字码写法四为×)、潘、炭、才、哈、曲乙为一至九;估衣业用秋、来、斜、风、上、天、喜、大、贺、秋为一至十。这些字就比较难以看出了。湘潭九丰绸布店取两句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一至十10个数字,只有本店店员知道,对外绝对保密,不经点破是很难猜出其代表意义的,是典型的暗行话。 除数字外,有些与商业有关的事情有时也用暗语。粮食行说“他”为“踏傻子”,酒为“吹老倌”,烟为“熏老倌”。油盐行与买主谈生意认为差不多了时说“酸菜叶子”,称货物为“哑口子”。也有一些行业局障流行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隐语。如服务行业称面巾为“把子”,牙行中介提成称“扣”,久之这些行业隐语便成为社会俗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