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衣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衣钵分类:【传统文化】 佛教僧尼法衣(袈裟)与钵盂(食器)的合称。衣钵两物代表僧尼一切所有。《金刚经》:“尔时世尊食者,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饭食讫,收衣钵。”僧尼受具足戒和到寺院挂单(投寺院寄住),必以衣钵齐备为条件。佛教禅宗初祖至五祖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证,称为衣钵相传。故后世借用为学艺上之继承,亦称传授衣钵。 僧尼的袈裟和食器,早期的印度佛教徒不事生产,不许蓄财,以乞食为生,衣钵便是他们的一切所有。《金刚经》:“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人舍卫火城乞食……饭食讫,收衣钵。”中国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寺院的经济财力已较为可观,但一般僧尼受大戒或到寺院挂单,仍须以衣钵齐备为条件,衣钵成为体现僧尼身份的标志。佛教禅宗自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物。《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传授。”是所谓“衣钵相传”。“衣钵”一词后也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