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裴多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裴多菲分类:【文化精萃】 匈牙利诗人。出生于吉什――克洛什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当过兵,做过演员,浪游过许多地方,非常熟悉和了解人民的疾苦。他热爱匈牙利的民歌,自己也采用民歌体写诗,184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是1848革命的战士和歌手,虽然只活了26岁,却留下800多首抒情诗和8首长篇叙事诗。他的早期诗歌,主要是反对异族压迫、揭露封建专制统治、讴歌民主理想,如《贵族》、《假如上帝……》、《我的歌》、《我梦见流血的日子》等。在欧洲1848年革命的时代,他积极投入这一伟大斗争,以诗歌为武器,自觉地为革命斗争服务。他创作了一系列政治抒情诗,著名的有《男人,应当有男人的骨气》、《致十九世纪的诗人》、《穿破衣服的士兵》、《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五日》、《自由颂》等,特别是在《民族之歌》中,他代表匈牙利人民发出了战斗誓言,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战斗热情。1848年秋到1849年夏,匈牙利革命受到奥地利、俄国的干涉和侵略,他号召人民起来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他写了《战歌》、《把国王吊上绞架》、《作战》、《爱尔德利的军队》、《投入神圣的战争!》等战斗诗篇,用激昂的诗句鼓舞战士英勇前进。裴多菲的政治抒情诗较完整地反映了匈牙利革命的爆发、发展、失败这一过程。他还创作了不少爱情诗,其中大部分是献给他爱人的,如《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九月的最后_天》等,名篇《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雅诺什勇士》和《使徒》是两首重要的长篇叙事诗,描写雅诺什和锡尔维斯特的生活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和革命精神。裴多菲的诗歌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并具有民歌的特色,自然纯朴、流畅明快、音乐性强。为了充分表达革命思想,他还创造了自由诗体,把匈牙利诗歌推向了高峰。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