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见志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见志诗分类:【传统文化】 东汉郦炎作。郦炎,字文胜,东汉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西南)人。有文才,通音律,言论敏捷,多服其能理。灵帝时,州郡召用,皆固辞不就。后患病,性至孝,母丧,病甚,妻产惊死。妻家讼之,收系狱。炎病,死狱中,年仅二十八岁。《见志诗》共两首,抒写其胸怀大志之作。第一首写他穷途窘迫,“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但他壮志凌云“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他不相信天命“富贵在人籍,贫贱无天禄”,他坚信“通塞苟由己”有志之士不须相卜。他以“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锺禄”勉励自己,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正是因为他胸中怀大志,所以州郡召他,他才固辞不就,他要建大功业。第二首亦抒他壮士之志。不同之处,字里行间充溢着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诗先以芳草不植泰山起兴,喻贤才不为世所用,“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世之用人应兼取文质,可是虽贾谊那样的贤才,遇绛灌那样抑才妒能的人,终究“远投荆南沙”穷死他乡。作者希望有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使世之用人,兼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不因科废人。在艺术上,前一首重铺陈,直抒胸臆,后一首重比兴,曲写情意。两首诗用典说理抒情,很是贴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