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言尽意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言尽意论分类:【文化精萃】 探讨名与实、言与意关系的重要论文。西晋欧阳建著。魏晋时期在思想界流为风尚的是玄学中唯心主义的“言不尽意”论。欧阳建对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言尽意”学说,认为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在人们没有给它名称以前就独立存在着,并不依人们对它的“言”、“称”为转移,名称的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区别,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和交流人们的思想。名根据事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语言要根据事物道理的变化而改变。客观的物、理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言”、“称”也应随之变化。名与物、言与理的关系是相互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从而认为言能尽意。《言尽意论》保存在《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中,收入《艺文类聚》卷十九,清严可均辑入《全晋文》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