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愿求子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许愿求子的

分类:【风俗文化】

“娃娃大哥”

“娃娃哥”是旧天津生育习俗的典型“人物”。曾经受到不少家庭的宠爱和“寄养”。

旧社会的天津十分崇尚多子多福,每个家庭都以生育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为最佳模式,俗称“五男二女”。极力主张早立子,认为“早养儿子早得济”。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相当严重,著名的天津杨柳青年画中的《莲(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等题材的描绘都反映了当时天津人的生育观念。

那时候,当年轻的夫妇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孩子时,家中的老太太和小媳妇们就要到天后宫(也称娘娘宫)中去许愿求子。老太太中有替自己女儿求子的,也有替儿媳妇求子的。过去的天后宫中,除供奉海神天后娘娘的神像之外,还有送子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等神位,其中送子娘娘就是为满足人们求子要求而设立的神位。当时在送子娘娘神像前摆满了许多用泥捏成的小娃娃,有男有女。凡求子的人要在娘娘像前许下愿望,并抱走一个泥娃娃。富裕的人家还要搁下可观的香火钱,以示诚意。人们将泥娃娃抱回家后便要立其为长子,视如真人。每餐必须摆上碗筷,食物。逢年过节还要给其添制衣服、鞋帽。特别有趣的是每年还要给娃娃哥过一次“生日”,即在泥娃娃的外形上变换一下,像年龄神态上的变化就是从少年一直到中年、老年,直至成为一个白胡子的老翁,或者是大小尺寸上的略微加大等等,宛如真人长了一岁一样,被称为“洗娃娃”。因此在当时的津城里就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洗娃娃的泥塑行业,叫做“洗娃娃铺”。

一旦求子的人们真地生育了子女之后,这些子女都必须排行老二,永远为“娃娃大哥”之弟妹。娃娃大哥的称谓也要随其弟弟、妹妹的成人和生育子女后的变化而变化,由娃娃大哥到娃娃大爷、大舅、爷爷、舅爷爷等等。得子后的人们必须到天后宫还愿,或还以数量不等的钱财,或还以九十九个泥娃娃。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天津人多子多福观念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洗娃娃的泥塑行业也已经消失,但这种拴娃娃的求子习俗仍在一部分人中流行,在天后宫中偶尔依然可见到用红毛线拴走泥娃娃的求子者,这也是一种都市的民俗心态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