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孟精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论孟精义分类:【传统文化】 亦名《论孟要义》、《论孟集义》。南宋朱熹撰。34卷。其中《论语》20卷,《孟子》14卷,又各有纲领一篇,总论大旨,不入卷数。朱熹认为《论语》、《孟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故于乾道八年(1172)撰成此书,书中荟萃程颢、程颐、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十一家之说,分条附列本章之后,旨在取诸家精华,发明二程学说。初名《精义》,刊于建阳。淳熙间,朱熹又增以周孚先之说及程、张诸家遗说,重刻于南昌,并更名为《要义》。后又改名《集义》。此书为其《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及《或问》的基础,朱熹自称,熟读此书所载诸先生语,一一记于心中,时时玩味,久之自然理会孔、孟精义,故为研究朱熹经学和理学的重要资料。有《朱子遗书》、《西京清麓丛书》等本,亦收入近年出版的《朱子全书》校点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