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集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诗集传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朱熹所撰的一部解释《诗经》的著作。20卷。此书杂采《毛传》、《郑笺》,间用三家诗义,而断以己意,颇多新见。其意在探求《诗经》本义。对于汉代以来被人们信而不疑的《毛诗序》作了总批判,打破了对《毛诗序》之迷信,开辟了理解《诗经》新途径。但因宋儒强调义理之风,有时亦有主观臆断之说,且杂有道学家偏见,如指斥涉及爱情之作为“男女淫佚”之诗等。此书在宋代以后影响颇大,至今仍不失为一部解释《诗经》的重要参考书。 (1)经学著作。北宋苏辙撰。20卷。此书认为毛《诗》小序反复繁重,不似一人所作,因疑卫宏集录毛公所说而成,故书中仅保存序首的一段,其余部分全部删汰。其阐释《诗》义不全据《诗序》,也不全废《诗序》,自称“采其可者见于今传,其尤不可者皆明著其失”。其书颇为时人所重,后之王得臣、程大昌、李樗等,皆承其疑序之说。明焦氏刊入《两苏经解》,清《四库全书》亦录入。(2)《诗经》研究著作。南宋朱熹撰。20卷,今本并为8卷。此书杂采毛传郑笺,间用三家诗义,而以己意为取舍,旨在探求《诗》的本义。初稿作于淳熙四年(1177),全宗《诗序》,后改从郑樵之说,另辟新途,认为“风”多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的里巷歌谣,“雅”和“颂”多是朝廷郊庙的乐歌,所说与《诗序》颇多不同,打破了历来对《诗序》的迷信,对诗义多所发明。诠释兼顾训诂与义理,而以剖析义理为主。此书问世后,说《诗》者遂分成攻序和宗序两家。自宋以后成为学习、研究《诗经》的必读书,元明以后科举取士也以此为指定的注疏本,可见其影响之巨。但也有些论点近乎主观臆断,且把24篇爱情诗都说成是“男女淫佚之诗”, 表现出封建道德观点。又好用吴?的“叶韵”说来解释《诗经》用韵, 也不合古韵。书后附《诗序辨》1卷。刻本繁多, 北京图书馆藏有宋刻明印本。通行本有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刊本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排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