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诞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诞圩

分类:【传统文化】

壮族民间对形成某圩的第一个圩日的名称。壮语称“吭诞”,流行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等县。据《靖西县志》载,此称谓源于宋朝。相传北宋年间,壮族人将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犁头、棉纱、蓝靛,以及从外地运进的食盐等货物,拿到特定的地方进行交易。敲锣打鼓、吹奏唢呐,招徕顾客,三、五天聚会交易一次,形成各地圩日。圩,即交易集会。后相沿成俗,每逢“诞圩”,民间演木偶戏,抛投绣球,男女对唱山歌。因此,“诞圩”之时,除贸易活动外,还兼有社交活动的色彩。

广西农村集市贸易地点民间称为“圩”,一般三天一次圩期。“圩”的诞生纪念日,桂西南靖西县一带壮族民间称为“诞圩”。这一天,外县客商云集,四乡农民赶圩,物资交易比平常圩期格外活跃。还演出壮族市偶戏,抛绣球,舞狮子,唱山歌等。平常圩期无夜市,诞圩晚上继续赶夜市。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相约到郊外对歌择侣。三更,赶圩的人们才慢慢散去。据民间《农氏家谱》记载,诞圩习俗起于宋皇裙六年(1054年)。

桂西南靖西县各圩场历史上形成圩日的第一天为该圩场“诞圩”日,大家相约,隆重纪念,方圆百里民众纷纷来赶圩。圩场上还演木偶戏、抛绣球、舞狮子、唱山歌等。圩场上农产品、手工业品琳琅满目。普通圩日只是白天赶圩,诞圩之日,夜间继续赶夜市。半夜三更青年男女转移到郊外唱歌,天明方依依惜别。据记载,化峒圩始于北宋皇钓六年(1054年),至今已近千年。今诞圩之日,成为该圩场全年120多个圩日中赶圩人最多、物资交流量最大的圩日。

左江、右江、红水河流域不少圩场在特定的日子有歌圩活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