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枋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谢枋得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宋史?谢枋得传》曰,看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理宗宝钓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举进士。次年复考教官,中兼经科,授职教授建宁府。后应征辟,组织民兵万余人抗元。同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被贬居兴国军。咸淳三年(1267)赦还。德钓年间,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元兵犯境,兵败城陷,遂隐姓埋名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后流落到建阳以教书为生。宋亡,定居闽中。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起,元朝屡召,坚辞不应。终于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不屈,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 谢枋得为文格调高绝,气势非凡,加之其人品高尚,素有节名,更使得人文相映生辉,颇有影响。例如著名的《却聘书》就以慷慨凛然之气而流传甚广。此外,言词激愤的《上丞相刘忠斋书》和情感诚挚的《送史县尹朝京序》等亦多为人称道。其诗多感事伤怀之作,能于简朴自然中见其清绝,于慷慨激昂中现其高节,如《武夷山中》、《初刘建宁赋诗一首》。著作《叠山集》16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 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钓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举进士。次年,复试教官,再中兼经科。曾为建康考官,因反对贾似道,谪居兴国军。咸淳三年(1267)赦还,德钓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力拒元军的进攻。城破,隐遁入闽,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为生。宋亡不仕,寓居闽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为程文海所荐,坚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钓,强迫送他入大都(今北京),他不愿降元,作诗明志,绝食而死。生性豪爽,好直言,有节操,虽经元统治者劝诱,终不屈节。他为文推崇欧、苏,对宋季卑陋文风深致不满。他的散文格调高峻,辞气凛然,例如《宋辛稼轩先生墓记》借评价辛弃疾表明自己的节操风概。其诗写亡国之痛,沉郁苍凉,行文则朴素正直。例如其北上前的诀别诗起句即以“雪中松柏愈青青”自喻气节,不作惊人之语,而感人至深。生平解经之作,多已散佚,今存《诗传注疏》3卷、《檀弓记(评点)》2卷、《檀孟批点》2卷。诗文编为《叠山集》,另有辑选本《文章轨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